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介绍

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介绍:

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一种通过低温、低湿等技术手段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设施,其核心功能是保护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并为育种、科研及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。

 

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定义与作用:

  1. 基本概念
   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通过收集、保存种子、试管苗、DNA等遗传材料,利用低温保存(如-18℃长期库)、超低温保存(如液态氮)及离体保存等技术,确保种质资源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仍保持遗传特性和发芽能力。

  2. 核心作用

    • 遗传基因保护:保存野生种、濒危种及栽培品种的遗传基因,为研究作物起源、进化提供基础。
    • 物种多样性维护:防止因环境破坏或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,例如高州野生稻保护区的建立即保护了“水稻祖先”。
    • 育种材料支撑: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抗病虫害、抗旱涝等优质基因资源,如广东野生稻基因已用于水稻育种。

 

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分类与保存条件:

根据保存环境差异,主要分为以下类型:

类型 温度范围 湿度要求 保存年限 用途
长期库 -18℃~-15℃ ≤40% 50年以上 保存原始种质,维持遗传完整性
中期库 -4℃~4℃ ≤40% 10年以上 种质分发、研究、评价鉴定
短期库 0℃~12℃ ≤60% 3-5年 临时保存待鉴定新种质
试管苗库 4℃~35℃ 40%~80% 6个月以上 保存组培苗或培养物
超低温库 -196℃(液氮) 长期 保存茎尖、花粉等离体材料

 

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关键技术特点:

  1. 环境控制系统
    • 制冷与除湿:采用进口双制冷机组和低温转轮除湿机,确保低温环境稳定运行。
    • 围护结构:六面体双面彩钢/不锈钢材质,高密度环保保温材料,防止外界温湿度干扰。
  2. 智能化管理
    • 远程监控:通过手机APP或云端平台实时查看温湿度、设备状态,支持远程报警和断电记忆功能。
    • 自动化存取:部分库配备2D/3D视觉系统,实现种质资源自动化存取。

 

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应用与战略价值:

  1. 推动农业现代化
    • 通过种质资源共享(如长三角信息共享联盟),加速良种选育和推广,提升粮食产量与抗逆性。
    • 保护濒危资源(如野生稻),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战略储备。
  2. 科研与生态价值
    • 为生物学研究提供种质样本,助力基因编辑、分子育种等前沿技术发展。
    • 维护生态平衡,例如野生稻保护区的设立对区域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。

 

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典型案例:

  • 广东省荔枝种质资源圃:保存737份荔枝种质,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荔枝基因库。
  • 高州野生稻保护区:保护具有千年历史的野生稻种,为水稻育种提供天然基因宝库。

您可能还喜欢...